曹鹏官方网站
http://28704.diaosu.cn
曹鹏首页>文章>正文

浅谈艺术符号在雕塑中的运用

更新时间:2024-05-04 10:31:32 作者:曹鹏

从时间上看, “符号理论”在欧洲美学界取得“统治地位”大约是在1925年左右,“符号的概念成为了核心”。在这个时期,无论曾占据主宰地位的把艺术视为“直觉”、“想象”抑或“情感的表现”的理论,还是将美降格为“客观化的快感”的学说,都已失去了吸引力。反而,激发出更大理论热情的,是将艺术视为一种“形成符号和符码”的人类卓越能力的新思路。卡西尔的符号论就在这时应运而生。他的理论又可以被看作一种“文化现象学”,因为符号的“文化形式”被视为人类“创造性活动和表现”的各种类型。这便为整个符号论美学的建构奠定了广泛而深厚的基础。

中国的符号学研究起步较晚,真正成规模的符号学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。但不容忽视的是,中国符号学研究的起点较高,并且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基本上追赶上了国际研究潮流;同时,由于中国文化传统具有极为丰富的符号学内涵,因此根植于这种文化背景中的中国符号学研究,从起步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勃勃生机

艺术符号是艺术家在作品中表达思想观念与情感等文化信息的载体。具体到雕塑创作,作为创作主体的雕塑家而言,是否具有创建符号的文化自觉意识,能否恰到好处地发现和运用与其文化观念和情感需求相匹配的符号,不仅代表着个人文化修养和艺术境界之成熟,也是决定作品成败的重要因素。从当代的雕塑作品可以看出,多数雕塑家们对符号语言大部分是狭隘地去理解。雕塑家应摒弃符号语言随意堆积的恶习,反思当代雕塑转型期的不适应症状,不再制造已经引起审美疲劳的诸如孩子军人像…‘傻笑的人这样的符号,以免陷入媚俗化的陷阱。雕塑家应承担的责任是依据母体语言,进行符号的变异与创新,创造出体现时代特征、反映当代人文精神面貌和文化品味的雕塑作品。

对艺术符号的提炼和运用是一个长期的修养,需要广博的知识,以精深的学识和创作的灵感与独特的造型材料相碰撞产生火花,那火花便是作品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,可用于雕塑的材料更加丰富,尤其在新材料的开发和多种材料的组合应用上更是日新月异,信息交流也更加便捷发达,从而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知识。让我们的主题有了更广泛的素材,可以与日异月新的新材料碰撞出更多绚烂的时代火花。

 

关键词 艺术符号 文化观念 性崇拜


评论

发表评论

微信

微博